太平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投资理财、生活百科、综艺娱乐、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8-31 09:28:00
追马博客 https://www.zhuimabk.com/
近期,关于#人教版数学教材插画#的事情一直热议不断,连上7个热搜。
“出了事”的课本插画是这样的:
图片中的小人,眼距过宽,双眼无神,发际线高得离谱,毫无美感可言。
不单单是审美差异,书中的很多细节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突显生殖器,画错中国国旗,身穿星条旗(美国国旗)服装......
一时间,舆论哗然。
很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来道歉并表示会立即整改。
但网友们对道歉并重印的处理结果并不满意。
迫于压力之下。
5月30日,教育部深夜宣布“成立调查组,全面彻查教材插画问题”。
即使是深夜,消息一出依旧刷屏网络。
可见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度。
然而“毒教材”事件并不是个例。
人教版教材的事情被曝光后,藏在暗处老鼠们纷纷浮出水面。
01
不仅仅是教科书,很多儿童绘本也被曝出问题。
5月26日,一儿童绘本《流汗啦!》引发网友强烈不适。
《流汗啦!》是“东方娃娃”期刊有限公司的第一本科学图画书,适合3至6岁的孩子。
图书本身是“向小朋友介绍流汗的原因”,算是科普型儿童绘本。
问题就在于绘本中出现的配图,实在是过于辣眼睛,跟“人教版”插图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配图如下,是两个画风怪异的“男孩”,正抱着一位女孩的手臂疯狂舔舐。
别的暂且不说,光是这个人物形象,就丑得那叫一个叹为观止。
两个男生的动作几乎不能用猥琐来形容了,根本就是变态。
而且男生的台词配的也是一言难尽:
“姐姐,你好漂亮,你的汗是什么味道呢?”“呃,也是咸咸的。”
说得难听点,这种不就是色狼吗?
不光如此,这配图显然还加入了某种“意识形态”:
两个“舔狗”男孩分别是“黄皮肤”和“黑皮肤”,而另一边的女孩却是白色皮肤;
黄黑皮肤的男孩极尽猥琐之能事,而白皮肤的女孩昂首挺胸鼻孔朝天。
说实话,哪怕这作者不上色,都露不出这么明显的狼子野心,可他偏偏把颜色对照着现实描绘地如此精确,那就再没什么解释空间了,就是想搞“肤色至上”那一套。
把这种价值观掺在儿童读物里,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而且该绘本所属的公司——“东方娃娃”的骚操作还远不止于此。
比如在其公司另一本儿童读物——《怪事多多》中,居然出现了“舔狗”的描绘。
先是小女孩不慎摔倒被狗舔,然后干脆是狗把脸伸进小女孩的裙底。
还有更加变态一幕:小女孩脱下裤子,趴在地上,翘起屁屁,后面的小狗伸出舌头一顿狂舔......
为了坐实小狗真的在舔,图中还专门配了一行字表达小女孩的感受:
“舔得好痒啊!”
如此不堪的画面,成年人看了尚且觉得恶心至极,何况孩子?
这样的图片放在一本儿童读物真的合适吗?
然而,翻车的远不止“东方娃娃”一家。
除了这些黄图,还有黄文。
有网友指出“知名作家”曹文轩主编的教科书籍《大语文》中出现了极为露骨的民歌。
“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n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
这么露骨的表达,大概只能在极个别文学作品中才能窥得一二。
但这毕竟是一本教科书,出现这样的大尺度描绘,究竟想表达什么?
无论是“黄图”还是“黄歌”,显然都不是教育的必需品,或者应当说是“违禁品”。
因为它的载体毕竟是以教育为目的的书籍,是针对青少年的功能性书籍,是的确会影响到学生的三观的。
可这些“涉黄”的内容,却为何能屡次三番地被编写进了教学课外书里?
也许我们能在除了“涉黄”之外的另外一种“毒教材”中找到答案。
02
5月30日,有网友曝光小学语文教辅书《举一反三》中竟将侵华日军“背老人”的摆拍照定义为学雷锋做好事。
这张“日军背老太”的照片,配文为雷锋做好事时付出的艰辛。
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教材中选用的这张照片,可谓是臭名昭著。
这是当年的侵华日军摆拍的照片。
除了这张照片,当时日军还拍摄过诸如“日军给中国小孩发糖果”、“中国妇女欢迎日军入城”、“日军帮老太按腿”等照片,无一例外都是摆拍。
当时还被日本报纸登出来,甚至后来还被用到了日本历史教科书上。
拍摄这些照片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美化“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妄图篡改历史,蒙蔽共同记忆。
但毕竟是造假,这些照片可谓是漏洞百出。
就比如这张“日军背老太太”的照片,就满是猫腻。
单从老太太惊恐的表情、反扣的大脚,就不难看出,这是张不折不扣的摆拍照。
然而,如今这张图居然出现在了小学语文教辅书上,到底是怎么通过层层审核的?
历史是有记忆的,民族是有记忆的,这种洗刷日军侵华罪行的照片,出现在面向新生代的教科材料,又是作何打算?
细思极恐。
目前,有记者致电陕西教育出版社,对方工作人员称,正在找原因。
我是不知道这种情况还能找出什么“原因”,只知道这样的情况不是孤例。
比如,在某一年级数学教辅书的封面上,“明目张胆”地出现了日本战斗机。
比如,某“中国历史绘本”里,“火烧圆明园”的配图。
我们自己人手持火把,脸上满是阴险狡诈;
而上赶着去救火的,居然是USA(美国)的消防员?
如此种种,绝对不是用一句“疏忽”就可以解释的。
如果只是“疏忽”和“失误”,那最多只会在一些细节上出现微小的错误。
但这些案例,明显是在明确历史事实后,还非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是一种刻意,是对事实的颠覆。
这是在“意识形态”层面出了问题。
03
这两天,江南布衣又上了热搜。
#江南布衣因官网展示不完整地图被罚80万,童装设计再引质疑#
就像一年前那样,这次上热搜依然是因为,江南布衣童装上的图案诡异、暗黑,有邪典邪教意味。
很难说明年、后年,它还会不会以同样的原因,再次登上热搜。
因为无论是江南布衣,还是“毒教材”,都暴露出了某些人、某些团体,试图扭曲我们“意识形态”的问题。
而这对新生代来说,尤为可怕,因为这会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把某些没有根据的事情,当作事实真相。
其实自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就在潜移默化之中做着一件事:利用文化入侵和刻板印象,占据道德高地,扭曲意识形态。
文化入侵的结果,其实大家也都看到了,
无论是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球鞋、动画片、好莱坞电影,可以说美国的流行文化在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有些已经成为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正被西方文化所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极大的被削弱。
像是“情人节”、“圣诞节”之类的舶来节日,在年轻人群体中就比传统节日更受欢迎。
甚至,如果你现在去跟年轻人诉说,“文化入侵”会导致“意识形态偏差”,诉说其中蕴含的危险,他们还会嘲笑你既敏感又古板。
关于这一点,我想到了共青团曾经就著名小说《三体》做出的一种解读。
“有一句非常有趣的话,叫‘人类不感谢罗辑’。
在故事里,面对外星三体人的威胁,科学家罗辑在绝望中发现了“最终威慑手段”,并以此威慑了三体人数十年,被称为‘执剑人’。
但后来的人类,却‘不感谢罗辑’。
因为这些人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和三体人之间脆弱的和平,不是与生俱来的。
因为罗辑威慑了三体人,所以人类和三体人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但这种长久的和平,却让人类产生了错觉,认为人类和三体人之间的和平是天然的,而并不是因为罗辑的威慑。
就像道格拉斯·亚当斯在他的‘科技三定律’里表达的那样,‘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共青团的解读相当有水平,因为当你把“人类”替换为“我们”,把“三体人”替换成“美国人”,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那么,“罗辑”的身份自然呼之欲出。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因为他已经把战争的萌芽消灭在了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角落,于是人们误以为他徒劳无功,和平是天生的,是自然而然的,他才是和平的破坏者。
善医者无煌煌之名,因为他通过“治未病”,把病魔扼杀在了刚刚开始肆虐的时候,于是人们误以为病魔没有那么可怕,完全可以不用吞下苦涩的药汤,他不过是乱开药方的庸医。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今天都过着平凡的生活。但亿万人民能够过上平凡的日常生活背后,其实隐藏着的,是另一种伟大。”
这次“毒教材”引发的一连串事件,让全社会敲响警钟。
我也相信,这绝不是“矫枉过正”,反倒说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足够清醒。
足以读懂和平年代下的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