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投资理财、生活百科、综艺娱乐、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0-11 18:04:01
邓小平是中国近代史重要的人物,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不言而喻。除此之外,邓小平在很多方面还积极推动改革,为了提升国力提高人民福祉。他一直在不断的努力。
邓小平是一个眼光非常长远的人,他考虑的点很多且周到。对于党来说,拥有能力出色的干部肯定是好事,但是干部也不可能一直干下去,肯定会有退休的一天。
在1978年邓小平也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要让老同志主动退休,而其中带来影响和后果也是能预料到的。
无论是近代史还是古代史,官员的留任问题总是非常麻烦的。一个官员能力出色有成绩,不过他不可能一直干下去。有一些官员尸位素餐、不好好做事,人民群众怨声载道,而他还不愿意离开。其中涉及的关系利益链条也让这件事变得更复杂了一些。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国家的发展方向。为了保证国家发展稳定,邓小平此时也要在党内做一些努力,比如让老同志主动退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人都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官职。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的年龄越来越大,正所谓世界是不断前进变化的。
一个人年龄大了拥有稳定的生活后,眼界会变得狭窄,无法轻易接受新的契机,不能和世界潮流所前进。邓小平为什么能提出改革开放呢?正是要让中国融入到世界潮流之中。
去接触更为先进的理念,更强大的发展力。如果继续固步自封闭关锁国,那国家肯定发展不起来。
党内官员任命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改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历史上很多改革人物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很多高层或者是有利益关联的人不愿意。
邓小平在1978年让老同志主动退休,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党内从来不缺有才能的人,更不缺有才能的年轻人。当年他自己也是一个青年才俊,逐渐成为党内的核心人物。在当时可没有多少人愿意支持邓小平,很多高层都不愿意。他们在暗中阻止邓公的改革。
邓小平是何许人物,他当然知道让老同志主动退休会引起不满,而他的处理方式只需要霸气一点即可。
1978年6月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老同志应该将目光放得长远,趁早选好接班人,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去见马克思,见毛主席,见周总理。
这番话真的是霸气十足,在党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对邓小平的工作大力支持。他提拔了一批四五十岁的年轻干部。让他们去重要的岗位锻炼,学习并让他们参与到政策的讨论和决策中。
之后党内以法规形式确立干部退休制度,并逐步提上议事日程。两年后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党内明确将年轻化作为选拔干部的基本方针。而在1980年2月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废止党内领导职务的终身制。1982年2月中央终于出台了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方案。
改革如果想顺利进行,不仅要赢得民心还要自己做出表率。相关规定颁布后,党内各项工作稳步走向正轨,此后的两三年,全国一共提拔了青年干部200多万人,其中有接近50万人在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岗位任职。
任命的部级以上的年轻干部,绝大部分都是40左右的年轻同志。国家各个部门机关的平均年龄直线下降臃肿,尸位素餐、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得到了一定改善。年轻人走上岗位后,他们更有想象力,更有创造性,也更有行动能力。而这些人也正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力量。
与此同时,邓小平在很多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想退位让贤的意愿。1984年邓小平就曾提出自己将在十三大后退出给全党作出表率。
十三大举行一年前,邓小平和几个老同志约好将在第2年的十三大后一起退下来。邓公说到做到,退出了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不保留任何实权职务。
那段时间党内有多位元老级人物全退或者半退,起到了极好的表率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地方各个层级的老干部也主动退休,给了年轻干部更多的成长空间。就这样,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逐渐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