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投资理财、生活百科、综艺娱乐、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2-20 13:33:37
前言
1974年5月28日至6月2日,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应邀访华,周总理强撑着虚弱的病体同拉扎克举行了会谈,这也是周总理最后一次与外国首脑举行会谈。
5月29日,在中南海毛主席的书房里,周总理陪同毛主席共同会见了拉扎克,这也是周总理和毛主席两人在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后最后一次共同会见外宾。
会见结束后,一同出席的邓小平和乔冠华率先告别离开了书房。周总理则留了下来,此时的周总理已经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了,这次见面也时隔许久,因此,他们有很多话要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协商。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后,周总理正准备起身离开,这时,毛主席突然叫住了周总理,问道:“她抓住了吗?”
周总理微微一怔,随即便意识到了毛主席口中的“她”是指谁,周总理摇摇头回应道:“移居美国了。”听罢,毛主席的眼神一下子变得黯淡了。
此后几年间,毛主席时常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同一个问题:“她抓住了吗?”她是谁?做了什么,能让晚年的毛主席一直念念不忘。
晚年回国带回投资,会见老友王鹤寿握手言和
很长一段时间里,盛忠亮和秦曼云夫妇几乎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即便是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共产党也只能了解到一点只言片语。
但是,自从两人背叛革命,给党带来毁灭性打击后,毛主席一直很关注着秦曼云的动向,他曾说:“一定要抓到秦曼云”。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毛主席也一直没有忘记过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秦曼云的消息。直到晚年,毛主席还总是问:“她还没有消息吗?抓到了没有?”
而秦曼云夫妇自背叛革命后,便一直低调行事,从不张扬。搬去美国后,两人也加入了美国籍,成为了美籍华人。
1981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秦曼云多次向祖国写来信,提出了想要回国的愿望,她还在信中表示“我可以回国支援国家建设。”
就这样,已经73岁的秦曼云时隔多年终于回到了祖国。她担心曾经的同学因往事不愿见面。于是,她回家乡后,资助了当地的教育事业,为一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提供了资助。
后来,她又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想见一见当年一起在莫斯科读过书的老同学。经过反复思量,组织上安排了王鹤寿与她见面。
这一幕被王鹤寿的干女儿陶斯亮写在了书中。陶斯亮十分好奇这位外籍客人究竟是谁,竟然要让中纪委的领导同志去亲自探望。后来,王鹤寿告诉她说:“今天要去见的这位美国女士,曾是关向应同志的爱人,也是我曾经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同学,我们还一起出席过党的六大。”
他像是想到了往事,沉默了许久后,叹了口气,又说道:“回国后,我们先后被捕入狱,但她很快叛变了革命,释放后和她的丈夫投奔了国民党,解放前夕,他们随蒋介石逃往台湾。”
王鹤寿其实不愿意一个人面对有着如此复杂过去的人,但组织上安排他去。所以,他才拉上了自己的干女儿陶斯亮。
陶斯亮陪同王鹤寿到达约定地方后,敲了敲门,没一会儿,房门打开了。一位阔太太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虽然这时的秦曼云已经70多岁高龄了,但她仍然浓妆艳抹,穿着鲜艳的绸缎衫,下面是绿色的喇叭裤,尖尖的高跟鞋,还戴着项链和耳环,更显得光彩夺目。
坐下后,秦曼云向王鹤寿打听起了曾经老同学们的下落和情况,而王鹤寿只是简短地作答。谈话过程中,秦曼云的神情始终不自然,似乎是有些话想说。思考了一会儿,她才鼓起勇气说起了自己当年被捕的经历,并为自己背叛革命的行为开脱,王鹤寿听后始终面无表情。
随后,这位老太太又真诚地询问了关向应同志死难的经过。最后,她语气恳切,说道:“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我愿为共产党尽力效劳。”然而,王鹤寿还是坐在沙发上沉默着。
秦曼云有些尴尬,她关心地问道:“这些年来,你也受了不少苦吧?”
王鹤年听罢,摇着手里的纸折扇,神情自若地说道:“这是我们党内自己的事情,算不了什么的。”一句话,让秦曼云顿时住了嘴,也让她意识到昔日的老同学仍然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
谈话结束后,王鹤寿起身同她告别,秦曼云将他送到门口。直到王鹤寿离开许久,她仍然定定地倚靠在门口,若有所思,或许是想起了曾经风雨如晦的年代里的经历,一行清泪顺着脸颊落了下来。
1986年秋,秦曼云回国后专门去了一趟延安参观了关向应的故居,还瞻仰了关向应的陵墓。
2001年12月17日,秦曼云在美国去世,终年93岁。这个曾经差点让中共特科在上海全军覆没的女叛徒走完了自己的一生。